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林业   3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0篇
  40篇
综合类   64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91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将分离的鸭副黏病毒,经0.1%的甲醛灭活后与白油、吐温-80、司盘-80,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胶体磨中快速乳化成油包水型,制备了鸭副黏病毒油乳佐剂灭活疫苗。并对制备的疫苗进行了物理性状、无菌检验、安全性、稳定性检验、抗体消长规律、交叉免疫保护及免疫效力检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可靠,注射后鸭的精神状况良好,饮食、粪便无异常变化,注射部位未见明显变化,疫苗吸收良好。免疫后14d即可产生抗体(平均为41og2),60d可达到91og2。免疫后25d攻毒保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92.
为构建含有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3D基因的重组鸭瘟病毒,本研究将已建立的鸭瘟病毒TK基因缺失转移载体(pBlueSK-TK-EGFP)进行改造,在其荧光表达盒内插入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3D基因,将重组后的转移载体(pBlueSK-TK-EGFP-30)转染已感染鸭瘟病毒的鸭胚成纤维细胞,转染细胞盲传2代后仍能观察到绿色荧...  相似文献   
993.
对经H5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后具不同H5亚型AI抗体水平的番鸭,人工感染AIV H5后,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研究番鸭抗氧化功能动态与AI抗体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AIH5免疫后,抗体水平在1:0~1:32之间时,人工感染AIV H5使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抗体水平在1:64~1:128之间时,SOD活性和MDA含量则接近正常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4.
3个品种鸭的屠宰性能及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番鸭、樱桃谷鸭、高邮鸭饲养到70日龄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同时取胸肉和腿肉测定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樱桃谷鸭早期生长速度最快;番鸭是3个鸭品种中肉用性能最好的优质肉鸭,樱桃谷鸭的腿肉比例偏小,高邮鸭的胸、腿肌率均未达到优质肉鸭的要求。番鸭鸭肉中水分含量较高,樱桃谷鸭与高邮鸭鸭肉中脂肪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95.
原料鸭组成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4种原料鸭(番鸭、高邮鸭、荆江鸭、樱桃谷鸭)的水分、脂肪、游离脂肪酸、系水率和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越高,剪切力值越低。不同品种胸腿肉间剪切力差异显著(P<0.05),不同品种胸腿肉间失水率差异不显著(P>0.05)。原料鸭肌肉脂肪中含量最高的游离脂肪酸为油酸(C18∶1),番鸭、高邮鸭、荆江鸭、樱桃谷鸭分别为7.65、16.10和12.80、13.58mg/g(脂肪),其余含量较高的游离脂肪酸依次为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硬脂酸(C18∶0),含量较低的游离脂肪酸为棕榈油酸(C16∶1)、亚麻酸(C18∶3),樱桃谷鸭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总量高于其他3个品种。  相似文献   
996.
白番鸭的生长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白番鸭的生长特点、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等进行观测、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1-60日龄是公母白番鸭日增重最快的阶段,饲料转化率为3.14;10日龄前公母鸭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10日龄后公母鸭的绝对增重差异显著(P<0.01),且随着日龄的增加公母鸭体重差异越来越大,至150日龄公鸭比母鸭重1.51kg,为此建议10日龄后公母鸭分开饲养;番鸭60日龄体重与90日龄体重呈较强相关(r♀=0.7727,r♂=0.5824),育种上可用65-70日龄的体重来估测个体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997.
儿茶素对肉鸭生产性能与屠宰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4日龄双鬼头肉鸭24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栏),共24栏,每栏10只,安排采食相应的日粮,分别为处理1(基础日粮),处理2(基础日粮 100 mg/kg乙氧喹),处理3(基础日粮 400 mg/kg V-E),处理4(基础日粮 1 000 mg/kg V-E),处理5(基础日粮 400 mg/kg大叶种儿茶素),处理6(基础日粮 1 000 mg/kg大叶种儿茶素),处理7(基础日粮 400 mg/kg小叶种儿茶素),处理8(基础日粮 1 000 mg/kg小叶种儿茶素),进行为期28 d的试验,每14 d为一个阶段,考察不同抗氧化剂不同剂量对双鬼头肉鸭生产性能、屠宰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肉鸭日粮中添加儿茶素不影响肉鸭生产性能;2)在肉鸭日粮中添加儿茶素对半净膛率、腿肌率和胸肌率没有显著影响,对屠宰率、全净膛率和腹脂率有显著改善效果;3)在肉鸭日粮中添加儿茶素能显著影响肉鸭血液的生化指标,减少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和球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998.
绍鸭雌性生殖器官发育形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大体解剖和组织学方面探讨了雌性绍鸭生殖器官的形态、发育及其相互间关系。绍鸭雌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孵出到性成熟,卵巢的发育可分两个阶段:孵出至14周龄为不活动期;15—17周龄为性成熟前期。输卵管的发育可分三个时期:从孵出至8周龄为相对静止期,各段界限肉眼不易区分;9—14周龄为分化期,各组织迅速分化,大体解剖上可明显区分为五段;15—17周龄为性成熟前期,粘膜上皮的分泌细胞进一步增多,固有层内腺体增生,17周龄时分泌颗粒充满腺体和分泌细胞,此时为性成熟周龄。输卵管重量与卵巢重量自14周龄起存在强回归关系。输卵管各组织中,腺体发育强度最大。腺体的发育是受卵巢释放的激素所控制。  相似文献   
999.
测定了200日龄产蛋早期的42只高邮鸭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α-淀粉酶(α-AMY)、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无机磷(P)共11项生化指标,并与4项生产性状(102 d产蛋数、最长连产天数、开产体重和30周龄蛋重)进行了相关分析;分析了GH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血浆生化指标和部分生产性状的关系.结果显示:①11项生化指标中,仅AST活性与开产体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HO、LDL-C与开产体重呈负相关,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HDL-C和CHO与蛋重呈正相关,也未达到显著水平.②GH基因第4外显子检测到AA、AB和BB基因型,等位基因B为高邮鸭的优势等位基因,测序分析表明多态位点位于第3 701处,发生了单碱基突变C→T,该突变为同义突变.③经最小二乘分析,BB型个体LDL-C含量显著高于AB杂合型个体,两者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基因型个体的血浆其它生化指标虽有差异但并不显著(P>0.05);各基因型个体间4项生产性状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资源调查摸清了我国8个重点保护地方鸭品种(建昌鸭、攸县麻鸭、北京鸭、绍兴鸭、高邮鸭、连城白鸭、金定鸭、莆田黑鸭)的保种现状,并选用28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建昌鸭已经濒临灭绝,其他7个鸭品种均处于正常保种状态;28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PIC为0.472,除APL23、APL79为中度多态外,其余26个微卫星均为高度多态;8个地方鸭品种中,有些品种有特异性片段和特异性缺失片段;群体平均杂合度建昌鸭最高(0.588),金定鸭最低(0.514)。8个地方鸭种被聚类为3个类群,类:攸县麻鸭、北京鸭和建昌鸭;类:绍兴鸭和高邮鸭;类:莆田黑鸭、金定鸭和连城白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